最新消息


子宮頸癌宣傳月: 10個不容忽視的早期預警訊號

2024.1.10 新聞資訊 10個不容忽視的早期預警訊號

文:Lily Lien / 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

 

  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每年一月定為子宮頸癌關注月,目標是透過國際間合作,減低子宮頸癌對社會的負擔及最終在本世紀末前消除這可預防的疾病。

 

  儘管子宮頸癌是最可預防和治療的癌症之一,但它對全世界女性的影響卻很大,2020年全球約有604,000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子宮頸癌,342, 000人死於該疾病;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2年12月公布之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頸癌是排名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及死亡率第八位,3,717名新發生個案(含原位癌),608名女性死亡,是女性不可輕忽的疾病。

 

  子宮頸癌主要有兩種類型:鱗狀細胞癌(約佔子宮頸癌的80-90%)和腺癌(約佔子宮頸癌的10-20%),子宮頸癌的發生主要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HPV有100多種類型,其中至少14種具有致癌性(也稱為高風險類型),70%的子宮頸癌和子宮頸癌前病變是由兩種HPV類型第16、18型引起的,也有證據顯示HPV與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和口咽癌有關。

 

子宮頸癌風險增加的因素:

(一)人類乳突病毒(HPV):人類乳突病毒是透過皮膚接觸將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而性行為是皮膚接觸傳染的其中一種方式,人類乳突病毒可以感染皮膚表面以及生殖器、肛門、口腔和喉嚨內壁的細胞,但無法感染血液、心臟或肺部等內臟器官。

(二)根據研究發現18歲以前發生性行為的女性,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是對照組的六倍,或是同時有多位不同性伴侶也是增加子宮頸癌發生的風險之一。

(三)吸菸或接觸二手菸:吸菸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可能性是不吸菸的女性的兩倍,吸菸會降低免疫系統對抗HPV病毒感染的效率,此外,菸草相關物質也會損害子宮頸細胞的DNA,而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

(四)免疫系統缺陷:免疫系統較低的人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較高,皮質類固醇藥物、器官移植、其他類型癌症的治療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免疫抑制也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降低。

(五)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服用避孕藥超過五年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一旦停止服用,風險就會開始下降。十年後,罹患子宮頸癌風險會與未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相同。避孕藥也會略微增加乳癌的風險,但重要的是要知道服用避孕藥有助於降低子宮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六)遺傳家族史:如果母親、姐妹或女兒患有子宮頸癌,有可能與家族致癌基因有關,或是由於共同的環境因素(包括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

(七)接觸己烯雌酚(DES):此類藥物通常用於更年期症狀和雌激素缺乏提供激素治療,治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用途,或是在懷孕期間服用這類藥物以防止流產,有使用DES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或陰道癌的風險會增加。在1940年至1970年間,此類藥物被用於降低妊娠併發症或流產的風險,建議有使用DES的人應每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陰道檢查,從子宮頸的各側採集細胞樣本確認是否有異常細胞。

 

  有充分證據顯示只要做好三道防線:安全的性行為、接種HPV疫苗,並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三管齊下有助於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一、安全性行為

  HPV大部分經由性接觸傳染,必須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大幅減少感染HPV的機率,進而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二、子宮頸癌篩檢

  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國際公認可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三、接種HPV疫苗

  建議11至12歲的青少年接種HPV疫苗,但也可以從9歲開始接種,26歲以下也建議接種HPV疫苗,27歲以上接種HPV疫苗效果較差,因為可能有已感染HPV型別所引起的疾病。

 

由於子宮頸癌的警訊很少。如果有任何下述症狀,應儘速看就醫進行進一步評估:

1.性行為後陰道出血

2.停經後陰道出血

3.陰道分泌物增加或持續有異味惡臭

4.性行為後盆腔有疼痛、不適感

5.下腹疼痛或下背隱隱作痛

6.大小便有出血

7.雙腿腫脹或水腫

8.體重不正常減輕

 

  上述最令人擔憂的症狀是女性停經後陰道出血和性行為後陰道出血,如果這些症狀建議立即就醫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如果長期出現這些症狀,也應儘早諮詢醫療機構。

 

  子宮頸癌治癒的機會與早期發現直接相關。第一期和第二期子宮頸癌可經由手術治療、放射或化學治療,治癒率超過80%,而第三期癌症的治癒率則降至65%左右,因此,子宮頸癌篩檢與接種HPV疫苗的是一樣重要的,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發生或早期發現。

 

ↀ延伸閱讀:
認識子宮頸癌
HPV Q&A
癌症危險因子